《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全文】
山東省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 “十三五”規劃的通知 魯政發〔2017〕10號 各市人民政府,各縣(市、區)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各大企業,各高等院校: 現將《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山東省人民政府 2017年4月7日 (此件公開發布) 山東省生態環境保護“十三五”規劃 一、工作進展 “十二五”期間,我省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決策部署,圍繞改善環境質量、確保環境安全、服務科學發展,統籌協調,積極作為,全面完成“十二五”規劃確定的各項目標任務,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取得積極進展。2015年,全省PM2.5、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平均濃度比2013年分別改善22.4%、18.1%、36.6%、14.6%,完成了國家下達的考核目標。省控重點河流在2010年全部恢復魚類生長的基礎上,2015年年底主要水質指標基本滿足五類水體要求,實現了水環境質量連續13年持續改善;南四湖由重污染湖泊晉升為全國水質良好湖泊,成功保障了南水北調東線工程順利通水;在國家淮河、海河流域治污考核中,我省分別八次、六次獲得流域內第一名。全面完成了國家下達的“十二五”減排目標任務。但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產業結構偏重、能源結構以煤為主、污染物排放量大的現狀難以在短期內解決,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與人民群眾需求相比還有較大差距,生態環境保護面臨很大壓力。 “十三五”期間,既是我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也是改善環境質量的攻堅期,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統籌推進水、氣、土壤等重點領域污染防治和安全防控。注重用法治思維、市場手段和科技創新化解環境瓶頸問題,以綠色發展提升經濟社會整體發展質量;注重深化環境管理體制機制改革,逐步構建多元共治環境治理體系;注重加強自身隊伍建設,著力提升環境監管職業化水平,努力實現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基本適應的環境質量目標。 (二)基本原則。 1.以人為本。堅持把改善環境質量、保障公眾健康安全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予以優先保障。 2.生態優先。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的生態文明理念,把資源環境承載力作為促進經濟社會與環境協調發展的必要條件和重要基礎。 3.統籌兼顧。堅持環境保護倒逼“轉方式、調結構”,以改善環境質量優化經濟增長,以科學發展提升環境保護水平。 (三)規劃目標。 1.環境質量明顯改善。到2020年,省控重點河流基本達到地表水環境功能區劃要求;環境空氣質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土壤環境質量總體保持穩定;生態破壞得到遏制,退化濕地修復取得積極進展。 2.環境安全基本保障。到2020年,河流、湖泊、灘涂等底泥重金屬污染、化工企業聚集區及周邊地下水污染、農村飲用水源保護、城鎮飲用水源管理等突出問題得到基本控制,危險廢物得到安全處置,核與輻射環境應急保障能力顯著提升。 3.環保服務能力增強。到2020年,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轉變發展方式的觀測點、倒逼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著力點、激發環保市場釋放發展紅利的增長點作用明顯增強;生態文明建設的監測與考核體系更加科學,環境保護對傳統行業倒逼引導與環境監管體系更加完善,環境經濟政策體系更加健全,環保市場潛力得到更加充分地釋放。
|
相關文章
- 《天津市環境保護企業“領跑者”制度實施辦法(試行)》2019-09-04
- 2019年度第二批山東省智能制造標桿企業及原智能制造標桿企業新帶動項目公示2019-11-20
- 山東:濟南市2019-2020年垃圾分類工作實施方案2019-12-09
- 《山東省涉揮發性有機物企業分行業治理指導意見》(涉及20個行業)2020-01-19
- 《北京市污染防治攻堅戰2020年行動計劃》2020-02-14
- 山東省貫徹落實〈關于構建現代環境治理體系的指導意見〉的若干措施》新聞發2020-10-20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