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資產能否精加工深加工?
時間:2015-11-05 15:17來源:中國環境報 作者:韓曙東 點擊:
次
接下來一年多的時間,中國碳市場將進入由試點向全國過渡的關鍵期。在2017年全國碳市場啟動之前,中國碳市場或將經歷一個寒冬。而2017年全國碳市場啟動后,中國碳市場或將迎來一個春天,但絕不會再現CDM(清潔發展機制)黃金時代的火爆,未來碳資產管理行業將走向精加工、深加工模式。
目前我們非常關注全國碳市場的相關政策和規則。放眼全國可以發現,目前我國還沒有對配額分配出臺統一標準。而各試點地區執行的標準有松有緊,并不統一。例如上海試點對超超臨界項目執行的標準,屬于世界上最先進的標準;湖北則是選取整個行業的中位值,其他試點的規則也各有不同。但總體來說,配額分配標準對于電力企業還是偏緊的。
從短期來看,企業還是以履約為主。因此,在試點階段,我們主要是給集團下屬企業提供履約方面的建議,具體操作由企業自行完成。
但未來趨勢是要統一管理。碳資產公司應該發揮的一個重要作用就是激活那些未流動的配額資產。從目前情況來看,單個企業的配額盈余或者缺口最多每年10萬~20萬噸,若不進行統一管理,配額交易難以形成規模效益。
2017年全國碳市場啟動,在配額分配方面,最重要的是要有全國統一的標準和規則。在國家統一標準下,若允許地方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那么要注意地方的靈活原則是什么。如果是擴大納入行業范圍,對碳市場是有利的;但如果是配額標準發生變化,那么統一碳市場就很難實現,因為商品不一樣了,最后建立的有可能還是區域市場。
在研究配額分配標準時,應該充分考慮到碳市場運行的原理,做到公平、公正。考慮排放總量受宏觀經濟形勢以及其他因素的影響,尤其中國進入經濟新常態,經濟增速放緩,配額制定應該是一個相對動態調整的過程,這樣碳市場才能運轉起來。在市場調節過程中,只要一些企業的配額短缺,市場就一定會有流動性。
在全國碳市場建設過程中,希望試點碳市場在運行中積累的成功經驗和失敗教訓能夠在全國碳市場的規則制定中被有效吸收。
碳市場建立初期,關于配額分配標準、CCER準入規則以及碳價發現等問題均涉及經濟范疇。所以,如果有經濟學家參與到碳市場搭建的頂層決策中,將有助于預判更多潛在的風險和可能出現的最壞情況。
作為大型央企,又是重點控排的企業,在應對全國碳市場的過程中,統一管理是最有效率和效力的,因此,希望全國碳市場開啟后,政策制定者能夠允許大型企業,尤其是大型集團公司,進行場外交易。比如集團內下屬企業間通過直接簽署協議的方式,完成碳資產的直接劃轉與支付,便于大型企業對數家子公司碳資產的統一管理,提高交易效率。
電投(北京)碳資產經營管理有限公司總工
|
相關文章
- 鋼鐵行業碳達峰及降碳行動方案上報待批2021-04-15
- 易綱:人民銀行計劃推出碳減排支持工具2021-04-16
- 習近平: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重點行業、重點企業率先碳達峰2021-04-23
-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發布《關于全國碳排放權交易相關事項的公告》2021-06-23
- 視頻丨生態環境部:保證碳排放數據質量 對弄虛作假“零容忍”2024-03-06
- 2015-2030年高鹽廢水發展歷程及生命周期預測2025-02-19
推薦文章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政策法規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