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洲“優先國內” 限制天然氣出口
澳洲石油天然氣行業協會預測:澳大利亞有望在2018年超越卡塔爾,成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而澳大利亞能源市場運營機構(AEMO)則警告稱:“到2017年夏季,澳大利亞將沒有充足的天然氣供應本國市場。” 據悉,澳大利亞2016年LNG產量達到4520萬噸,較2015年增長近50%。但同期,澳洲LNG出口量達3680萬噸,同比增長37.7%。這意味著過去一年,澳洲有超過80%的LNG出口到其他國家,僅有不到20%留給自用。 另據澳大利亞工業集團2月發布的報告,供應緊張已經導致澳國內天然氣現貨批發價格在過去兩年間翻了兩番。 面對澳天然氣行業的“內憂”。澳大利亞總理特恩布爾4月27日宣布正式干預天然氣出口,同時頒布了最新的《澳洲國內油氣保護機制》,以保證本國居民和企業擁有充足的天然氣供給,并遏止能源價格暴漲。 新機制將于2017年7月1日正式實施。根據規定,如果天然氣出口商沒有對澳洲本地天然氣市場做出“凈貢獻”,即從市場中拿走的天然氣多于生產的天然氣,那么該天然氣出口商將需要列舉出彌補國內天然氣空缺的方法。同時還將被勒令限制出口量。 特恩布爾在接受澳大利亞廣播公司采訪時說:“這不是一個威脅,而是出口管制。如果出口LNG導致國內市場可用天然氣供應大幅減少,那么有必要限制天然氣出口。”他還補充說,作為油氣大國的澳大利亞竟會落到天然氣短缺的境地,實在令人無法接受。 特恩布爾透露,將限制包括殼牌在內的多家公司的出口計劃,要把澳大利亞需求、澳大利亞商業、澳大利亞工作和澳大利亞家庭的利益放在首位。這是保護國家利益采取的必要行動。 特恩布爾于4月19日曾召集能源生產商,開會討論該國可能面臨的天然氣短缺問題。澳大利亞競爭監管機構同時警告稱,由于澳國內天然氣批發價格居高不下,將對那些可能把供應國內的天然氣轉為出口的項目進行嚴格核查。 特恩布爾在會見能源生產商時強調:“我們不能接受正力爭成為全球最大LNG出口國的澳大利亞,國內市場卻要遭受天然氣短缺的威脅。我們將努力捍衛澳大利亞的能源供應安全,為澳提供可靠且可負擔得起的天然氣供應。” 澳大利亞石油勘探和開采協會主席Malcolm Roberts對新機制評論稱:“限制天然氣出口在澳大利亞前所未有。” 伍德麥肯茲分析師Saul Kavonic稱:“該計劃缺乏細節,政府這樣干預并不透明,或將對能源安全或經濟構成不良后果,增加政治風險,阻礙新項目投資。” 有分析稱,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澳洲吸引了眾多國際能源巨頭開發天然氣資源。這導致許多在建LNG項目與海外買家簽署了長期合約,也就是說澳洲天然氣出口商不得不遵守合約繼續向海外出口。伍德麥肯茲此前披露,造價185億美元的澳洲天然氣項目Gladstone LNG由于自身產能不足,不得不從國內市場購入天然氣去履行此前簽訂的出口合同。
另有專家指出,澳政府最新出臺的所謂的“限制出口新規”,實際上沒有給出詳細的解決方案,而是把責任轉嫁給了天然氣出口商。一旦政府對現有LNG出口合約進行干預,可能會將問題上升到國家層面,從而破壞多國長期以來的友好合作關系。 |
相關文章
- 2016普氏全球能源公司250強出爐2016-09-26
- 荷蘭天然氣儲量即將耗盡2016-09-26
- 2035年越南LNG進口將達1390萬噸2017-01-05
- 全球LNG市場平衡尚需時日2017-03-01
- 加拿大中游基礎設施市場再整合 彭比納收購同業對手布局LNG基建2017-05-10
- 南亞 下一個全球LNG進口新熱點2017-08-17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