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及《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 《關于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的意見》全文如下。 黨的十八大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黨中央、國務院就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作出一系列決策部署,先后印發了《關于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的意見》和《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重在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規范各類試點示范,為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探索路徑、積累經驗。開展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對于凝聚改革合力、增添綠色發展動能、探索生態文明建設有效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認真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堅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發展和保護相統一、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自然價值和自然資本、空間均衡、山水林田湖是一個生命共同體等理念,遵循生態文明的系統性、完整性及其內在規律,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推動綠色發展為目標,以體制創新、制度供給、模式探索為重點,設立統一規范的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以下簡稱試驗區),將中央頂層設計與地方具體實踐相結合,集中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綜合試驗,規范各類試點示范,完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推進生態文明領域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二)基本原則 ——堅持黨的領導。落實黨中央關于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部署要求,牢固樹立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實行生態文明建設黨政同責,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生態文明建設負總責。 ——堅持以人為本。著力改善生態環境質量,重點解決社會關注度高、涉及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資源環境問題,建設天藍地綠水凈的美好家園,增強人民群眾對生態文明建設成效的獲得感。 ——堅持問題導向。勇于攻堅克難、先行先試、大膽試驗,主要試驗難度較大、確需先行探索、還不能馬上推開的重點改革任務,把試驗區建設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試驗田”。 ——堅持統籌部署。協調推進各類生態文明建設試點,協同推動關聯性強的改革試驗,加強部門和地方聯動,聚集改革資源、形成工作合力。 ——堅持改革創新。鼓勵試驗區因地制宜,結合本地區實際大膽探索,全方位開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創新試驗,允許試錯、包容失敗、及時糾錯,注重總結經驗。 (三)主要目標。設立若干試驗區,形成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的國家級綜合試驗平臺。通過試驗探索,到2017年,推動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中的重點改革任務取得重要進展,形成若干可操作、有效管用的生態文明制度成果;到2020年,試驗區率先建成較為完善的生態文明制度體系,形成一批可在全國復制推廣的重大制度成果,資源利用水平大幅提高,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發展質量和效益明顯提升,實現經濟社會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雙贏,形成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現代化建設新格局,為加快生態文明建設、實現綠色發展、建設美麗中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 |
相關文章
- 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2015-09-23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福建)實施方案》|全文2016-08-24
- 中辦國辦印發《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辦法》【全文】2016-12-23
- 《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海南)實施方案》2019-05-14
- 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2021-04-27
- “十四五”時期生態文明建設以降碳為重點戰略方向2021-08-31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