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行業減排從藍天起步
國際民航組織第39屆大會氣候變化談判在加拿大蒙特利爾結束。在第39屆大會氣候變化談判中,國際民航組織就控制國際航空二氧化碳排放、新的全球基于市場的措施(GMBM)達成協議,通過了《國際民航組織關于環境保護的持續政策和做法的綜合聲明—氣候變化》和《國際民航組織關于環境保護的持續政策和做法的綜合聲明—全球市場措施機制》兩份重要文件,形成了第一個全球性行業減排市場機制。 對此,中國民用航空局有關負責人表示,這一決議基本照顧到了各方的核心關切,是一份相對包容的文件,成果來之不易。這既是國際航空減排談判的重要階段性成果,也是推動國際航空運輸綠色發展方面做出的積極嘗試。 但成果斐然的同時,細看談判結果,只能說喜憂參半: 一方面,全球基于市場措施決議中納入三年評估條款并與巴黎協定升溫目標開始相關聯;排放單位標準(EUC)和監督報告核查(MRV)模式在國際民航組織標準中得以體現;文中明確指出避免《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減排雙重計算的重要性等。簡言之,壓倒性多數的成員國就全球基于市場措施達成一致,向應對國際航空碳排放邁出了第一步。 另一方面,航空協議中的部分關鍵條款卻被取消,例如取消了關于實現《巴黎協定》所制定的“將全球溫度上升控制在兩攝氏度乃至1.5攝氏度以下”的表述。這將增加國際航空減排目標的不確定性,可能致使全球基于市場措施無法達到2020年起實現碳中和增長目標、《巴黎協定》目標及2050年起減排一半的行業目標;且這次決議缺乏公開承諾,也就是說,從環境完整性角度、公眾參與以及透明度來講,這項決議草案并沒有相應條款確保碳抵消是來自于較高環境效益的項目。GMBM旨在通過市場機制來解決一個環境問題,但是如果這個抵消機制本身就產生了環境隱患的話,那么這個計劃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 總體而言,這次談判達成的協議對于航空業減排來說僅僅是一個開始。在2021年真正開始GMBM計劃之前還有大量的機制和工作需完善,以確保各成員國的參與積極性。強制階段將從2027年才開始,距今還有10年的時間,這期間的不確定性會讓航空業界的積極性受到影響,所以當務之急則是盡量減少不確定因素,讓航空部門更有信心參與到計劃之中。 預計到2050年,航空排放將消耗全球剩余碳預算的1/4左右。因此,就應對航空業污染達成全球共識迫在眉睫。國際可持續航空聯盟認為,聯合國國際民航組織關于全球基于市場措施的協議既包含合理條款,也存在令人擔憂的因素,這些因素不符合國際可持續航空聯盟長久以來對加強全球基于市場措施提出的建議。
國際可持續航空聯盟對決議文本和60多個國家加入第一階段全球基于市場措施的承諾進行了分析。分析表明,這將覆蓋2021年至2035年國際航空排放增長量的3/4。雖然這一措施無法實現國際民航組織設定的從2020年起實現碳中和增的目標,但如果排放標準只允許高質量的碳信用,那么這一措施將覆蓋25億噸二氧化碳排放。 【推薦】碳排放研究報告 |
相關文章
- 澳大利亞碳減排目標:2030年比2005年減少26%-28%2015-08-13
- G20,我們抱有哪些綠色期待?2016-09-01
- 英國碳價上調導致煤炭用量下降2016-10-20
- 國際航空行業減排決議達成2016-10-27
- 到東南亞做垃圾處理 是門好生意嗎2019-07-23
- VOCs專委會 & GEP Research:VOCs治理及監測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19-10-14
-
GEP Research中國高鹽廢水行業發展研究報告(2025),通過市場調查研究及深度分析,對政策、市場前景及趨勢,區域市場需求、供給競爭、技術研發、產業鏈及成本價格進行多維度洞察研究。[詳細]

- [政策法規] 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
- [產業信息] 2025年新版《消耗臭氧層物質進出口管理辦法》發布
- [產業信息] 首批核證自愿減排量完成登記進行交易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完成大氣污染防治年度各項目標任務
- [產業信息] 視頻丨我國約九成入河排污口完成整治
- [政策法規] 工信部《促進環保裝備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
|
|
|
|
|
|